学大教育这波上涨,是真金白银,还是虚晃一枪?
2025年3月7日,学大教育(000526)收盘价定格在52.19元,涨幅喜人,4.78%。成交额也突破2亿,表面看来,一片欣欣向荣。但仔细分析,总觉得这上涨里透着一丝“不健康”。
从资金流向数据来看,主力资金和游资的确在流入,分别净流入1933.67万元和357.34万元。但别忘了,散户资金净流出了2291.01万元!这意味着什么?一方面,可能是有“聪明钱”在提前布局,另一方面,也可能是散户被上涨行情吸引,追高买入,然后被套在高位,最终割肉离场。这让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文章,分析了A股市场中散户的“韭菜”属性,总是容易在高点被收割(参考:证券时报:《A股“韭菜”生存图鉴:追涨杀跌,频繁交易,亏损累累》)。学大教育会不会也上演类似的故事?
再看学大教育的三季报,营收同比上升25.29%,归母净利润也上升了50.16%,看起来很漂亮。但是,如果我们把时间拉近到第三季度,就会发现问题: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9.67%!单季度扣非净利润也下降了45.97%。这意味着什么?增收不增利!公司可能面临成本控制问题,或者是在市场竞争中,不得不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。
此外,高达79.44%的负债率也让人捏一把汗。虽然教育行业在疫情后有所复苏,但竞争依旧激烈,高负债运营无异于在高空走钢丝,稍有不慎,就可能万劫不复。
最近90天内,共有11家机构给出了评级,其中9家买入,2家增持。机构目标均价为55.04元。但是,机构的评级就一定靠谱吗?要知道,机构也是人,也会犯错,也会受到各种利益的驱动。况且,目标价这种东西,更多的是一种预期,一种愿景,能不能实现,还要看市场脸色。更何况,过去几年,机构“被打脸”的案例还少吗?(参考:新浪财经:《研报被打脸!XX证券“强烈推荐”XX股票,结果…》)。
综合以上分析,我对学大教育的这波上涨持谨慎乐观态度。诚然,教育行业有其长期价值,学大教育也有其自身优势。但是,投资者在追逐利润的同时,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。特别是散户,不要盲目追高,更不要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。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,这句老话永远不会过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