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信建投那份研报,开头就提什么“关税与美联储降息两大海外宏观交易逻辑有所改善”。简直是隔靴搔痒!中美贸易战打到现在,边际缓和?不过是双方都想喘口气罢了。指望短期内达成协议?幼稚!特朗普的关税大棒,拜登捡起来用得更顺手,这背后是结构性的矛盾,不是几个谈判就能解决的。美联储降息更是个笑话,通胀数据稍有反复,鲍威尔那张嘴就变脸比翻书还快。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放风说最早6月可能降息?呵呵,听听就好,别当真!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,无非是给市场打一针麻醉剂,缓解一下华尔街的焦虑。
再看国内,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,通篇都是“稳”字当头。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预期… 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说什么首次将关税冲击明确定性为“国际经贸斗争”? 这难道不是废话吗?早就该认清现实了!把服务消费作为扩内需的核心抓手?又是老调重弹!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,财政政策提速?力度够吗?效率高吗?房地产政策保持审慎克制?呵呵,说白了就是不敢动,怕崩盘!“稳就业”篇幅变多?还不是因为受关税影响的企业日子不好过,怕大规模失业引发社会动荡!总之,这次政治局会议,看似面面俱到,实则毫无新意,就像一剂慢性毒药,麻痹着市场,拖延着问题。
中信建投还说,A股市场红利风格持续占优,但可能阶段性转向成长。简直是胡说八道!红利股那是因为经济下行,大家避险情绪浓厚,才抱团取暖的。现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,就说风格要切换到成长股?太天真了!平准基金没减持?那是因为还没到时候!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出现缓和迹象?不过是假象!全球风险资产偏好回升?更是扯淡!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,避险才是王道!
最后,中信建投抛出一个“新质内需成长”的概念,说新消费、AI应用有望穿越震荡博弈期持续走强。这简直是把投资者当傻子!什么“地缘政治隔离”、“内需驱动”、“成长弹性”,都是些华而不实的辞藻!新消费?现在消费降级都成趋势了,谁还有闲钱去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?AI应用?泡沫!全是泡沫!现在AI技术根本不成熟,落地应用遥遥无期,炒概念的居多!总之,“新质内需成长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,投资者千万别上当!